甜味剂的作用-知识普及
甜味剂
甜味剂是指能赋于食品甜味的调味剂。甜味剂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史前蜂蜜的发现。科学研究已经表明, 人类对甜味剂的需求是先天的,而不是后天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客观反应。
根据《食品添加剂手册》描述:甜味剂(Sweeteners)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,提高食品品质,满足人们对食品需求的食物添加剂。蔗糖、果糖、和淀粉糖,在中国不列为食品添加剂,视为食品原料。 甜味剂应具备以下特点:安全性高、引起味觉良好、稳定性高、水溶性好,并且价格合理。
1. 主要作用
甜味剂在食品中的主要作用如下:
①口感:甜度是许多食品的指标之一,为使食品、饮料具有适口的感觉,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剂。
②风味的调节和增强,在糕点中一般都需要甜味;在饮料中,风味的调整就有“糖酸比”一项。甜味剂可使产品获得好的风味,又可保留新鲜的味道。
③风味的形成,甜味和许多食品的风味是相互补充的,许多产品的味道就是由风味物质和甜味剂的结合而产生的,所以许多食品都加入甜味剂。
2. 甜味程度
甜味是甜味剂分子刺激味蕾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物理、化学和生理过程。甜味的高低称为甜度,是甜味剂的重要指标。甜度不能用物理、化学的方法定量测定,只能凭借人们的味觉进行感官判断。为比较甜味剂的甜度,一般是选择蔗糖作为标准,其他甜味剂的甜度是与它比较而得出的相对甜度。取蔗糖的甜度为100,其它甜味剂的相对甜度如下表所示
各种甜味剂的相对甜度
甜味剂 | 相对甜度 | 甜味剂 | 相对甜度 |
---|---|---|---|
蔗糖
|
100
|
木糖醇
|
100~140
|
乳糖
|
16~17
|
糖精
|
20 000~70 000
|
半乳糖
|
30~60
|
糖精钠
|
200~700
|
麦芽糖
|
32~60
|
甜蜜素
|
3 000~4 000
|
D-甘露糖
|
32~60
|
甘草
|
200~500
|
木糖
|
40~70
|
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
|
10 000~20 000
|
D-山梨糖醇
|
60~70
|
1,4,6-三氯蔗糖
|
500 000
|
葡萄糖
|
74
|
二氢查尔酮
|
|
麦芽糖醇
|
75~90
|
(柚甘)
|
10 000
|
转化糖
|
80~130
|
(新橙皮)
|
150 000~200 000
|
测定相对甜度有两种方法:一种是将甜味剂配成可被感觉出甜味的最低浓度,称为极限浓度法;另一种是将甜味剂配成与蔗糖浓度相同的溶液,然后以蔗糖溶液为标准比较该甜味剂的甜度,称为相对甜度法。
甜味剂的甜度受多种因素影响,其中主要的有浓度、温度和介质、一般来说,甜味剂的浓度越高,甜度越大。但大多数甜味剂的甜味随浓度增大的程度并不相同。
多数甜味剂的甜度受温度影响,通常随温度升高而降低。如,5%的果糖溶液在5℃时甜度为147,18℃时为128.5,40℃时为100,60℃时为79.5。
介质对的也有影响,在水溶液中于40℃以下,果糖的甜度高于蔗糖,在柠檬汁中两者的甜度大致相同。
3. 种类介绍
甜味剂种类较多,可分为: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;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;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。
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、麦芽糖、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,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,但因长期被人食用,且是重要的营养素,通常视为食品原料,在中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。
属于非糖类的甜味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。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、甘草、甘草酸二钠、甘草酸三钾和三钠等。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、糖精钠、环己基氨基磺酸钠、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力甜等。
天然来源
甜菊糖苷(Stevioside)
代码GB19.008
甜菊糖苷,分子式C38H60O18,结构式为:
1、 性状白色至浅黄色晶体粉末,味清凉甘甜。熔点198~202℃,耐高温。在空气中极易吸湿,水中溶解度约为0.12%,微溶于乙醇。
2、 性能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,是天然甜味剂中最接近蔗糖的一种。其甜味纯正,残留时间长,后味可口,有轻快凉爽感,对其它甜味剂有改善和增强作用,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较稳定。
3、 毒性小鼠经口LD50≥15g/kg。
4、 制法甜菊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中含甜味成分,它产于南美巴拉圭东北部和巴西。1997年在江苏、山东等省引进成功,江苏、福建、山东、新疆等地已有大面积栽培。
提取甜菊糖苷的方法很多。如,将叶子干燥后用乙醇提取,提取液中加入乙醚使味物质沉淀,然后用乙醇重新结晶,即得。较为经济的路线是:甜菊叶、茎经水浸、沉淀、离子交换树脂精制、喷雾干燥。
5、 质量指标中国国家标准GB8270—1999规定甜菊糖苷的质量指标如下。
项目
|
指标
|
|||
特级品
|
一级品
|
二级品
|
||
甜菊糖苷含量/%
|
≥
|
90
|
85
|
80
|
甜度
|
≥
|
250
|
200
|
200
|
比旋光度
|
-30~-38
|
30~
|
||
比吸光度
|
≤
|
0.05
|
0.08
|
0.10
|
灼烧残渣%
|
≤
|
0.1
|
0.2
|
0.2
|
干燥失重%
|
≤
|
4
|
5
|
6
|
重金属(以Pb计)/%
|
≤
|
0.001
|
0.001
|
0.001
|
砷(以As计)/%
|
≤
|
0.0001
|
0.0001
|
0.0001
|